Monday 2 November 2009

本地部落格‧艱辛向前跑……

本地部落格‧艱辛向前跑……

2009-10-20 15:06
黃愷芬(左)胡祿豐都認為“自爽”,不會去管有沒有人看,可以隨心所欲地寫。寫多了,有網友針對他們的文章留言回應時,博客就會在意網友的反應。 (圖:星洲日報)
*

李席葆坦承,寫部落格的確擴大了他的社交圈子,也擴展了他的人際脈絡。對於事業有幫助嗎?他搖搖頭……(圖:星洲日報)
*

胡祿豐透露:“大馬部落今後會朝3個方向發展:一是繼續推廣中文部落格,二是搞一些有盈利的活動來收集資金,三當然就是繼續吃喝玩樂啦!”不過,他強調,他們的活動都是健康和較正面的,因此獲得更多人認同。(圖:星洲日報)
*

何彥儀覺得寫部落格跟以前的交筆友一樣,會結交一些素未謀面的網友,而且“有時候比身邊的朋友還要好。”(圖:星洲日報)

1 of 4

經常在中港臺和新馬跑動的資深網絡媒體人胡祿豐,一語道破了本地中文博客的窘境:“太雜、太亂了!”

這位在中國某大學當講師,對各地中文部落格發展有所研究的本地中文博客接受《新媒體》專訪開始就透露,我國甚少人會去研究本地部落格的發展,但中國卻有學者開始研究我國的中文部落格了。他有點無奈:“我們的部落格竟然要由外國人來研究,真是諷刺!”

身上還背負著“大馬部落”主席一職的他,跟一些中國和香港的學者時常談起本地部落格的狀況。他發現:“大馬博客與其它地區博客最大的不同是:很雜。”

他指出:“中國博客開部落格的網站很集中,就只有那么幾家,可能是中國管制較嚴的關系吧?大馬博客卻很雜,可以在各地的各種網站開部落格。”

太自由當然有利也有弊,平臺多樣化,博客應小心選用。他說:“有些跨國大公司設的部落格平臺保安較嚴謹,但功能可能不多,另一些則有安全漏洞,容易被駭客入侵、更改部落格內容或搞砸整個部落格。”

本地部落格內容多元化

部落格很大程度上,是靠內容吸引網友眼球。談到部落格內容,他提高了聲量:“因為有管制,中國部落格內容,都很單一,臺灣的也較單調,大都寫電影、自拍,而大馬的博客卻很生活化,他們今天可以寫寫政治局勢,明天可以告訴你他看了一部電影的感想,後天可能寫一些鄰居狗咬我家貓的生活小故事。我國部落格的內容較豐富,完全反映了大馬的多元文化社會概況。”

寫部落格有沒有好處?他笑稱:“用中文寫部落格,最大的好處就是傳承中華文化。譬如我自己寫久了,中文輸入變快了,用中文思考也比用外語思考來得快,且更容易表達思緒。”“大馬部落”署理主席黃愷芬也異口同聲表示:“用中文比較容易表達我想要說的,用英文就可能會詞不達意。”

她補充:“人家說,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,其實我們認為寫部落格的孩子也不會變壞,畢竟寫部落格時,大多數時候是呆在家里,而不會到處亂逛。”

從自爽到自我提升

原來他倆都認為,博客開始寫部落格是“自爽”,不會去管有沒有人看,可以隨心所欲地寫。寫多了,有網友針對他們的文章留言回應時,博客就會在意網友的反應。

胡祿豐進一步解釋:“寫部落格會自我提升的。有網友回應時,博客就會對讀者負責,而開始到處看別人的部落格,看看自己寫的東西跟別人的有什麼不同。這樣不斷比較、改進下,博客的文筆自然會慢慢提升。因為有競爭,就會適者生存。那些‘爛’或不好的部落格,自然就會漸漸被淘汰掉。”

他還發現,在本地寫部落格其實也是成為作家的一條路。他說:“很多博客都從寫部落格開始,然後‘不知不覺’地出書變成作家。”本地的確有數位博客,寫部落格寫到出了書。

與社交網共存

眾所周知,在我國這種多元文化的地方,推廣中文部落格并非易事。雖然面對大環境的限制,但真正的挑戰卻是“我們不夠時間去推廣”,他有點無奈的說。

如今,部落格還得面對來勢洶洶的社交網站的挑戰。盡管如此,他認為,部落格與社交網站皆可共存,因為各有優缺點。他指出:“很多網友說今年是非死不可(Facebook)年,其實社交網站的文章,只限被允許的朋友看,部落格卻是公開的(當然也可設定成只讓朋友看)。我們只好增加RSS鏈接,讓部落格和社交網站的文章可以互相聯系,把網友從社交網站帶回部落格。”

他還透露,大馬部落其實在測試全新的社交網絡系統。一旦測試過關,即將推出給博客們用。他說:“我們希望網友會回流到部落格,不讓網絡流量流出海外,因為社交網站大都是外國的。”

與他國博客聯系

未來發展?他開心地透露:“我和中國香港的博客們喝茶聊天時談到,既然搞了個大馬部落祭,為什麼不再搞大一些變成亞洲博客節?我們也跟新加坡的博客們取得聯系,以前是你知道我,我也知道你的存在而已。目前,我們還在籌備中,希望早一天能成事。”

他也透露:“大馬部落今後會朝3個方向發展:一是繼續推廣中文部落格,二是搞一些有盈利的活動來收集資金,三當然就是繼續吃喝玩樂啦!”不過,他強調,他們的活動都是健康和較正面的,因此獲得更多人認同。

無端端爆紅出書

寫部落格寫了四五年的何彥儀,曾經在臺灣“無端端”地爆紅,出了兩本書《晴天娃娃》和《妖靈物語》。她笑笑說:“寫部落格寫到出書,是我寫部落格最大的收獲。書都賣完了,成立絕版書。不過,最近看到網上書店還再賣。其實出書賺錢不多,不過卻倒是有點‘很低調的表現自己’。是出版社找我邀稿的。我原本以為小說沒人看,後來卻有網友說看了感動到哭。”

這位某學院的行政助理和未婚夫都各自有自己的部落格,可是都不會時常刻意去看對方的,也許是為對方保留一些隱私吧?

她覺得寫部落格跟以前的交筆友一樣,會結交一些素未謀面的網友,而且“有時候比身邊的朋友還要好。”雖然她愛寫部落格,但卻從來不會太依賴,因為她認為“過于依賴部落格是一種病態”。她兩星期會更新一下部落格,而且很少貼上照片。

她說:“我的不是商業部落格,而且流量不多,所以不會轉載廣告,況且也很難靠轉載廣告賺到錢。我也不會隨便貼照片,看需要而定。最重要的是分享與共鳴的樂趣。”

自爽也要共鳴

甫從大學畢業當了市場營銷員幾個月的李席葆,最喜歡寫部落格自爽。他自嘲:“我從中學開始就寫部落格了,都是寫來自爽的,還有就是‘出賣’朋友的。”

可惜他身邊的朋友都不太看中文部落格,讓他深感無奈。他說:“後來我通知朋友,說我在部落格寫他們,他們才會去看看。”通過部落格,他認識了一群朋友,偶爾會一起喝喝茶聊聊天。

他坦承,寫部落格的確擴大了他的社交圈子,也擴展了他的人際脈絡。對於事業有幫助嗎?他搖搖頭:“對工作幫助不大,但搞活動就很有用。念大學時,在部落格認識的朋友,會比較‘有用’,因為大家會互相鼓勵。”

現年22歲的他,每天都會上部落格,看看有沒有留言。雖然他寫的都是自爽,“但是也要有共鳴才爽的”。他說寫部落格是他的最大嗜好,但卻不會沉迷。
星洲日報/新媒體‧2009.10.14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